AI加速颠覆:安克创新“All in AI”的战略重构与未来企业范式

温故智新AIGC实验室

TL;DR:> 安克创新“All in AI”两年,代码采纳率突破50%,并大胆重构AI平台,揭示了在生成式AI浪潮中,企业必须拥抱不确定性、数据原生化和持续重构的战略韧性。这不仅是效率工具的引入,更是对产品定义、组织架构和创新管理模式的深层再造,预示着一个以AI为核心驱动力的新商业范式的崛起。

战略意图解读:深水区AI转型的“安克路径”

智能硬件巨头安克创新(Anker Innovations)在两年前果断决定“All in AI”,这一战略转向并非简单的技术工具引入,而是对企业未来核心竞争力的深刻再定义。其CIO龚银的表态——“AI平台一旦过时,我们会毫不犹豫重构”——不仅彰显了对技术快速迭代的深刻认知,更透露出一种在不确定性中寻求领先的极致敏捷与战略决断力

安克创新的AI转型路径聚焦于两大核心维度:内部运营效率的跃升和新产品形态的探索。内部,他们构建了企业级AI能力底座“AIME智能体平台”1,旨在将AI能力普及到营销、服务、供应链等非技术岗位,打破传统技术壁垒。在研发领域,通过自研的插件式编程体系,安克创新的AI代码采纳率从2023年的30%提升至2024年的37%,并预计在2025年借力亚马逊云科技突破50%2。这一数据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标志着AI已深度融入其软件开发生命周期,实现了从辅助工具到核心生产力的质变。在产品层面,Vela内容生产平台3的成功落地,使得从产品设计到营销物料的全流程内容生成效率提升超过50%,成为设计师的核心工作系统,这正是将AI从工具层推向业务产品化的典型范例。

商业敏锐度与创新ROI的辩证法

面对AI投资的巨大不确定性,安克创新采取了差异化的创新管理策略。龚银提出了对不同场景设定不同ROI(投资回报率)要求的管理哲学4。对于智能广告、智能客服等业务路径清晰、结果可量化的“确定性”场景,设定明确的ROI目标是必须且可行的。而对于制造业创新探索这类方向不明、充满不确定性的“探索性”场景,安克创新则进行战略性投入,初期不设短期ROI和严格时间表,而是允许团队自由探索。

这种“探索”与“确定”并行的投资策略,是科技企业在AI时代进行资本配置优化的精妙体现。约1/3的团队背负明确的ROI指标,保障短期效率和商业效益;其余团队则专注于未知领域的探索,致力于洞察潜在机会,将其逐步转化为可量化、高确定性的业务。这本质上是在追求“短期商业价值”与“长期战略创新”之间的动态平衡。安克创新甚至尝试将内部构建的AI内容中台进行商业化,尽管后来因技术迭代迅速重构,但这种内外兼修、寻求商业化外溢的敏锐度,展现了其对技术商业潜力的深度挖掘。

技术原理与落地挑战:不确定性中的确定性探索

安克创新在AI落地实践中直面了核心挑战:大模型的不确定性与企业核心业务对高确定性的需求之间的矛盾。龚银指出,尽管算力与算法差距缩小,但企业间在数据质量基础和业务流程成熟度上天差地别,导致即便采用相同AI方案,效果也大相径庭。其核心观点在于:将业务人员头脑中的隐性知识(Know-how)转化为高质量、AI友好的数据,才是AI能否深度赋能的关键。目前虽多数企业仍停留在“中间转换层”,但安克创新已瞄准让数据本身天然蕴含语义的“AI原生数据”方向。

此外,大模型厂商对具体行业和企业痛点的理解不足,也要求企业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以换取远超传统方法的潜在商业价值。安克创新与亚马逊云科技的深度合作,利用Amazon SageMaker进行模型训练、数据处理和推理任务,并利用Amazon Bedrock的预置AI能力加速应用开发,正是为了在技术快速迭代中寻找可控的确定性与高效的开发路径。这种“失败了就重构”的勇气,源于对技术底层逻辑的深刻理解,即当前AI浪潮的本质在于极致运用大模型的信息汇聚与理解能力,它将大量重复性数据处理和验证工作高效承接,从而支撑了产品迭代和效率提升。

未来主义视角:AI如何重新定义产品与组织

龚银对“重构”的理解超越了代码层面的迭代,他认为这是在**“重新定义”产品的每一个维度**。这是一种哲学层面的反思:AI不再仅仅是工具,而是深入到产品定义(从用户调研到市场洞察)的每一个环节,以“效率极致追求”支撑大量业务内容的快速生成与迭代。这种变革意味着产品开发将从传统的“基于用户需求洞察”转向“通过技术原生驱动创造全新C端用户体验”。

这种“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不仅是技术层面的创新,更是对组织文化、人才结构和管理模式的深层重塑。它要求企业营造开放的探索环境,鼓励团队冒险,同时设定明确的阶段性目标以评估核心价值转化。当模型推理能力大幅增强,过去依赖复杂流程编排来保证确定性的方式不再必要时,果断重构甚至“推倒重来”,正是未来主义企业面对技术奇点时所必须具备的韧性与远见

产业生态启示:构建面向未来的韧性企业

安克创新的“All in AI”旅程为全球企业在生成式AI时代如何进行深度转型提供了极具价值的范本。其经验表明,企业级AI的成功落地,绝非简单的技术堆叠,而是:

  1. 战略层面的彻底承诺与文化变革: 将AI视为核心战略而非边缘项目,并建立起鼓励试错、快速迭代的文化。
  2. 数据原生的思维重塑: 认识到高质量、AI友好数据的决定性作用,并致力于将隐性知识显性化。
  3. 创新管理模式的动态适配: 区分确定性与探索性场景,采取差异化的ROI管理,平衡短期效益与长期增长。
  4. 拥抱不确定性与持续重构的勇气: 在技术日新月异的环境中,敢于舍弃过时方案,果断重构,实现“旧物即新”的迭代。

AI正在从效率工具演变为**“生产关系”的重塑者**,它不仅提升了单个任务的效率,更在深刻改变企业内部的协作模式、决策流程和价值创造方式。安克创新所展现的,正是这种将AI深度融入企业“骨骼”与“神经”的实践。未来3-5年,我们预计将看到更多企业从AI的“使用者”转变为“AI原生企业”,其商业模式、组织形态乃至全球竞争力都将由AI的深度渗透所定义。这不仅是技术竞赛,更是关于企业在数字文明进程中如何保持进化韧性的生存之战。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