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委员会收到了76份在16个成员国60个地点建立AI“千兆工厂”的意向书,这股前所未有的热情预示着欧洲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此举不仅旨在解决AI算力瓶颈,更是欧洲在日益激烈的全球AI竞赛中寻求数字主权和战略自主的关键体现。
基础设施的觉醒:欧洲AI雄心的基石
长期以来,欧洲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战略一直以其开创性的监管框架——《人工智能法案》(AI Act)——而闻名,旨在倡导“可信赖的AI”。然而,在AI技术竞争的核心——算力基础设施方面,欧洲相较于美国和中国等领先者,仍面临明显的差距。如今,这一格局或将迎来转机。
欧盟委员会近期宣布,其旨在欧洲各地建设AI“千兆工厂”的计划,引发了企业前所未有的浓厚兴趣。布鲁塞尔方面几乎被来自各方的提案淹没,总计收到了76份意向书,涵盖了16个欧盟成员国多达60个潜在的建设地点12。欧盟科技事务负责人海娜·维尔库宁(Henna Virkkunen)表示,这一回应“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并“展示了欧洲日益增长的势头”3。
这种压倒性的反响,不仅仅是简单的商业意向表达,它更是欧洲深刻认识到算力是未来AI发展的核心引擎,以及决心弥补这一战略短板的明确信号。它标志着欧洲从侧重监管转向同时强调“构建与赋能”的双重战略。
“千兆工厂”的技术内涵与战略纵深
那么,这些备受瞩目的AI“千兆工厂”究竟意味着什么?本质上,它们是大规模的AI计算与数据存储中心,旨在为训练和部署前沿人工智能模型提供所需的海量计算资源。据透露,这些设施将被配备约10万颗最先进的AI芯片3,这对于任何一个致力于在AI前沿领域取得突破的国家或地区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
在当前全球AI军备竞赛中,高性能AI芯片和配套算力是稀缺资源。美国以其芯片巨头和大型云服务商占据主导地位,而中国也在大力投资本土AI算力集群。欧洲的“千兆工厂”计划正是为了应对这种全球竞争态势,确保其本土企业和研究机构能够获得充足的算力支持,从而避免在关键技术上受制于人。
对该倡议表示兴趣的实体包括全球和欧洲的数据中心运营商、电信服务提供商以及能源公司4。这表明,该计划得到了广泛的行业支持,也反映出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将是一个跨领域、多方协作的巨大工程,涵盖从电力供应到网络连接,再到核心计算硬件的各个环节。这种集体的参与预示着欧洲在构建自身AI生态系统方面的决心和潜在实力。
挑战与前景:欧洲AI主权之路
尽管意向书的洪水般涌入令人鼓舞,但将这些计划转化为切实的物理基础设施,仍面临诸多挑战。巨额的投资、高昂的能源消耗、合格技术人才的短缺以及漫长的建设周期,都是摆在欧盟面前的现实问题。此外,全球芯片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也将直接影响到这些“千兆工厂”能否按计划配备最先进的硬件。
然而,这些“千兆工厂”的成功建设,将对欧洲的AI产业产生深远影响。
- 经济层面: 它们将吸引投资、创造高技能就业岗位,并促进相关产业(如芯片设计、数据存储、云计算服务)的发展。
- 创新层面: 本土化、高性能算力的可及性将大大降低AI研发的门槛,鼓励更多初创企业和研究机构进行创新探索,从而培育出欧洲本土的AI冠军。
- 地缘政治层面: 拥有独立的AI算力基础设施,将显著增强欧洲的数字主权和战略自主性,减少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尤其是在数据安全和敏感技术领域。这与《人工智能法案》中对数据隐私和AI透明度的强调形成互补,共同构建一个全面、受控且富有弹性的欧洲AI生态系统。
总而言之,欧洲“AI千兆工厂”计划的火热反响,是其在全球AI竞争中迈出的关键一步。意向书的提交只是开始,真正的考验在于如何将这些宏伟蓝图变为现实。这将是一场耐心、资本与技术实力的持久战,但其潜在的回报——一个拥有强大本土AI能力、实现真正数字主权的欧洲——无疑值得为此投入巨大的努力。
引用
-
Flood of interest in Europe’s AI Gigafactories plan·AI News·(2025/7/2)·检索日期2024/7/2 ↩︎
-
Europe sees huge interests in AI gigafactories·rcrwireless.com·(2025/7/1)·检索日期2024/7/2 ↩︎
-
Europe’s AI gigafactory push attracts 76 bids, EU tech chief says·Yahoo Tech·(2025/7/1)·检索日期2024/7/2 ↩︎ ↩︎
-
EU rattles its purse and AI datacenter builders come running·The Register·(2025/7/1)·检索日期2024/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