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近日宣布了十年来最大规模的改版,核心在于将传统搜索框升级为支持多模态输入和超长文本的“智能框”,并通过深度整合生成式AI和广泛接入外部智能体(MCP),将自身从单一的信息获取工具转变为一个能够理解复杂意图、执行多任务并提供闭环服务的智能平台,预示着搜索范式的深刻变革。
传统的搜索引擎,作为互联网信息检索的门户,其核心功能是将用户查询与海量网页内容进行匹配,并以链接列表的形式呈现。然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大型语言模型(LLMs)和多模态AI的崛起,这一存在了数十年的范式正面临根本性重塑。百度搜索近日宣布的“十年最大改版”,正是其在这一变革浪潮中的一次主动且雄心勃勃的探索,旨在将搜索从单纯的“信息获取”推向“任务完成”的全新境界。
搜索的范式转变:从链接到智能体
此次改版最直观的体现,莫过于经典搜索框的“膨胀”——升级为“智能框”,它不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文本输入框,而是成为了一个具备多模态感知与理解能力的交互界面。用户现在可以输入超千字的长文本,上传图片、语音甚至视频,来表达其复杂的、模糊的或创作性的需求。这种能力上的飞跃,意味着智能框背后的大模型不仅能理解精确的关键词,更能捕捉深层的用户意图和语境。例如,用户不再需要将“一部黑人照顾残疾富豪的外国电影”这样的模糊描述拆解为多个关键词,智能框便能直接识别并给出准确的答案1。
更具颠覆性的是搜索结果的呈现方式。传统的链接列表正逐渐被结构化、多模态的**“直接答案”所取代。百度全新的“百看”功能,能够将图文、音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内容混合输出,甚至直接接入智能体或真人服务,将信息以“最适配的形态”送到用户面前。这意味着,当用户提问“最近有什么适合送礼的数码产品”时,搜索结果不再是罗列的电商链接,而是经过AI整理分类、甚至可以直接下单的整合方案1。这种从“提供线索”到“给出答案乃至完成交易”的转变,标志着搜索功能正向自主决策和执行**迈进,其本质已超越了简单的信息索引,开始扮演一个更为积极主动的“智能代理人”角色。
生成式AI的深度融合与能力边界
新版百度搜索对生成式AI的深度融合,是其实现“任务完成”能力的关键驱动。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技术之一,便是MuseSteamer视频生成模型的接入。作为“全球首个实现中文音视频一体化生成的视频模型”,MuseSteamer打破了传统AIGC视频“先画面后配音”的割裂流程,实现了画面与音效、人声台词的协同创作。其在权威榜单VBench I2V中登顶,并能实现“一张图生成10秒1080P电影级画质视频,人物微表情与运镜效果达专业影视水准”的强大能力,无疑展现了百度在中文多模态生成领域的领先地位1。这意味着,搜索不仅能理解用户的创作需求,还能直接将想法转化为可发布的媒体内容。
同时,AI助手也迎来了重大升级,尤其在“深度搜索(Deep Search)”能力方面。它被描述为能够“模拟人类处理信息‘感知-规划-执行-生成’的全流程”,并通过“思维链多级推理”和“大模型多阶段自主反思能力”,为用户提供更全面、更多维的答案1。这与当前AI Agent领域对“自主规划”和“工具使用”能力的探索不谋而合,预示着百度AI助手正在向更高级的通用智能体方向演进,能够处理更加复杂、需要多步骤推理的任务。
此外,智能创作能力的提升,使用户“一句话即可生成三分钟创意视频,支持分镜编辑,自定义画面内容”,并提供“从灵感捕捉、内容生成到全平台发布”的一站式服务1。这极大地降低了内容创作的门槛,将原先需要专业知识和多平台操作的流程,整合到单一的搜索界面中,使得用户无需专业剪辑技能也能快速产出高质量内容。
生态开放与任务闭环的愿景
此次改版不仅是百度内部AI能力的聚合,更是一次生态策略的重大调整。百度搜索开放平台已收录并可直接调用1.8万+优质MCP(Multi-Modal Computing Provider/Cooperation Partner)。这些MCP可以是具备专业知识库的金融服务商(如“盈米MCP”提供债券基金建议),也可以是提供特定AI应用的技术公司(如“生境科技”生成3D装修方案),甚至是提供产品购买链接的电商平台(如“千岛MCP server”支持拉布布的拍照购物)1。
通过广泛接入这些外部能力,百度搜索正试图构建一个更加开放、互联的生态系统,将信息流与服务流、交易流无缝整合。这不仅意味着用户可以通过搜索直接完成从信息获取到决策、再到行动的任务闭环,也为这些优质AI应用和合作伙伴提供了巨大的流量入口和商业机遇。这种模式转变,无疑将对整个互联网生态产生深远影响:搜索不再是一个独立的入口,而是一个连接万物的操作系统级的平台,它模糊了传统搜索引擎、电商平台、内容创作工具和垂直应用之间的界限。
从通用化到个性化,从工具化到内容化,从信息获取到任务完成,百度此次改版是其顺应AI时代大势,拓宽搜索能力边界的一次深刻实践。然而,伴随能力提升而来的,是更复杂的社会与伦理考量。当搜索结果不再是可供用户自行判断的链接,而是由AI直接给出的“答案”甚至行动方案时,其信息偏差、算法偏见的潜在风险将被放大。此外,海量的多模态数据输入和深度交互,对用户隐私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于依赖搜索引擎流量的传统内容创作者和商业主体而言,搜索直接提供答案和服务的模式,也可能带来新的商业模式挑战。如何在效率、智能与可信度、透明度之间取得平衡,将是百度乃至整个AI行业需要长期面对的深刻议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