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晓超:在AI的洪流中,美图如何以“垂类”哲学雕琢影像未来

温故智新AIGC实验室

**TL;DR:**美图高级计算机视觉专家曲晓超,以其对用户需求的深刻洞察和对垂类模型的坚定信念,引领美图在通用大模型浪潮中独辟蹊径,致力于将AI技术精细化落地于影像场景,驱动从“修图神器”到“生产力工具”的深刻变革。

当整个科技界都在为通用大模型的热潮而沸腾,无数资金和人才涌向“大而全”的宏伟叙事时,中国影像科技的领军者美图,却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一条深耕细作、专注垂直的“垂类”之路。在这条道路的深处,美图公司高级计算机视觉专家曲晓超,如同一位坚定的工匠,正默默雕琢着影像AI的未来。他相信,真正的价值并非来自宏大的概念,而是源于对用户痛点和特定场景的极致理解与精细化响应。

战略抉择:独辟蹊径的垂类之道

与曲晓超的交流,始于对美图技术选择的疑问。在普遍追求“通用大模型”的时代背景下,美图为何会逆势而行,选择聚焦于多个细分视觉场景部署垂类模型?他的回答,没有丝毫犹豫,直接点明了美图哲学的核心:“根据用户需求迭代模型能力和产品功能,打造真正落地的场景能力,持续解决特定用户的痛点,才能形成良性循环。”1 这不仅仅是一句技术论述,更是一种根植于美图基因的信仰:技术必须服务于用户,并最终落地为解决实际问题的产品。

曲晓超进一步阐释了这一战略背后的理性考量。他指出,在细分赛道投入垂类模型,一方面能够打造_差异化的产品能力_,形成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也能减少在基础模型训练方面的巨额投入。通过持续升级垂类模型能力,美图得以在效果和用户体验上做到极致,同时保持灵活、快速响应用户多变需求的能力。美图在2023年发布的自研“奇想大模型”,亦是聚焦于垂直视觉领域,印证了其在“不卷通用大模型”的路径下实现“弯道超车”的决心与策略。23

“我们不仅仅是做浅层应用,而是在一个场景中持续深挖,” 曲晓超的语气中带着一种技术人特有的执着。这种深挖并非盲目,而是基于对用户需求准确的判断,包括通过社媒收集需求、分析市场竞争格局,以及产品冷启动期的NPS调研等一系列严谨的数据分析。这种务实而深入的思考,正是他作为美图核心技术决策者的鲜明写照。

从像素到生产力:AI工作流的场景深耕

从“修图神器”到“生产力革命”,美图的转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由一个个成功的产品落地所支撑。曲晓超认为,垂类模型不仅要在算法层面达标,更要满足交互体验和业务反馈的多重要求。在他心中,用户体验始终是首要的考量指标。因为良好的用户体验,背后是简单易用与满足用户需求的综合能力体现。

他以美图旗下两款产品为例,生动描绘了垂类模型的强大落地能力。Wink凭借视频美容和画质修复,在市场占有率上迅速攀升至第二。1 曲晓超回忆道,在推出Wink之前,团队敏锐地捕捉到短视频普及背景下用户对视频人像美容的强烈需求,而市面上的同类产品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于是,他们将美图在图片端人像美化的深厚积累,延伸至视频领域,结合对用户审美趋势的精准把握,最终在视频美容这一垂类场景中做到了极致。

另一个案例是美图设计室。面对市场上“大而全”的在线设计平台,美图同样选择聚焦。他们发现,许多小微电商卖家缺乏专业设计团队的资金,但对商品上新和投流所需的电商物料设计却有刚性需求。美图设计室正是抓住了这一细分痛点,针对性地推出了AI商品图、AI模特、人像背景等一系列功能,让没有专业设计能力的用户也能轻松产出高质量的物料。1 这些案例背后,都体现了曲晓超及其团队对“技术应用可落地”的深度理解——关键在于“深入了解用户实际的工作流程、工作场景和使用习惯”1。美图推出的AI口播工具开拍,便是通过对普通人录制口播视频全流程痛点的分析挖掘,用AI工具搭建起整个工作流的典范。1

洞察与协同:研究落地的艺术

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是许多科技公司面临的共同难题,但美图却做得游刃有余。曲晓超分享了美图打造高效“研究与落地协同机制”的经验:“首先要对技术趋势和用户需求都有敏锐的洞察能力,还要抓准技术落地的具体场景,研究目标和业务目标是对齐的,研发团队和落地团队努力的方向也是一致的。”1 他强调,这是一种_谨慎而理性的规模化投入_,而非盲目追逐热点。

这种协同的艺术,在于打破研发与业务的壁垒,让技术人员能真切感受到用户呼吸的痛点,让产品经理能理解前沿技术的边界与潜力。曲晓超无疑是其中的关键连接点,他的思维跨越了纯粹的技术象牙塔,深入到商业场景的肌理之中,将冰冷的算法注入了解决用户需求的温度。

影像智能的未来:普及与重塑

展望未来,曲晓超对视觉AI领域的发展充满期待。他认为,生成式AI的崛起,将“让很多传统的图像智能化场景可以获得重塑”,使得技术在应用场景中可以做得更深、更精,实现更强的理解力与跨模态能力。1 这预示着,即便在垂类领域,生成式AI也将带来新的效率提升和体验革新。

然而,比技术本身的迭代更让他关注的,是AI的普及。他眼中影像智能的另一个重要方向,是“推动AI技术的普及,通过产品化的方式让普通人也能够体验到AI带来的便利,这也是美图做AI工具一直在贯彻的方向。”1 这句话道出了美图作为一家影像科技公司的社会责任感,也折射出曲晓超本人的一种人文关怀——让前沿科技不再高高在上,而是融入寻常生活,赋能每一个普通用户。

曲晓超和美图的故事,是关于如何在AI时代的浪潮中,保持清醒的战略定力,以用户为中心,通过对细分场景的极致深耕,实现技术与商业的共赢。它提醒我们,真正的创新,有时并非源于轰轰烈烈的“大模型竞赛”,而是在微观之处,以匠心雕琢,以耐心沉淀,最终成就无可替代的价值。

引用


  1. 技术选择背后的用户逻辑:美图的垂类模型思考·InfoQ·(2025/7/4)·检索日期2025/7/4 ↩︎ ↩︎ ↩︎ ↩︎ ↩︎ ↩︎ ↩︎ ↩︎

  2. 从“修图神器”到“生产力革命” 美图用AI改写增长剧本 - 证券时报·证券时报·(2025/7/4)·检索日期2025/7/4 ↩︎

  3. 从“修图神器”到“生产力革命” 美图用AI改写增长剧本 - 新浪财经·新浪财经·(2025/7/4)·检索日期2025/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