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淘金潮:当‘中国英伟达’的野心照亮了中介费

温故智新AIGC实验室

TL;DR:

伴随人工智能浪潮和国产替代需求,“中国英伟达”们正掀起一轮芯片IPO热潮。摩尔线程和沐曦股份巨额的Pre-IPO融资顾问费,不仅彰显了顶级芯片初创企业对资本的强大号召力,更映射出行业内资本马太效应加剧及淘汰赛加速的残酷现实。

在全球人工智能军备竞赛的轰鸣声中,那些试图在算力战场上铸就硅基长城的中国企业,正以一种令人瞠目结舌的方式,吸引着资本市场的目光。近日,两家被寄予厚望的本土图形处理器(GPU)制造商——摩尔线程与沐曦股份,同步递交了科创板招股书1,其雄心壮志昭然若揭。然而,比其高达_80亿元_和_39亿元_的募资计划更令人玩味的是,这两家公司在Pre-IPO轮融资中,向财务顾问(FA)机构慷慨支付了合计_逾2亿元_的咨询费用2。这笔“泼天富贵”不仅让业界同行艳羡不已,更像是一面棱镜,折射出中国芯片产业深层资本逻辑的变迁与残酷的市场洗牌。

资本的“敲门砖”:中介费的秘密

在大多数行业里,中介服务费通常是交易总额的合理百分比,但当数字飙升至以“亿”计,即便是最为经验丰富的风险投资人,也不免会挑起眉毛。摩尔线程的招股书披露,其应付融资顾问费高达_1.27亿元_,这笔费用直接导致了其“其他应付款”项在短期内大幅增长2。而沐曦股份,尽管未直接披露具体数字,其2025年第一季度服务费激增至_9181.51万元_,亦明确指出主要系“融资顾问费占比较大”所致2。这两家公司在最近一轮融资中共募得_超过130亿元_资金,其融资顾问费占融资总额的比例,在国际二级市场投行惯例中或许只是“小巫见大巫”,但在讲求节衣缩食的初创企业世界里,这无疑是笔相当可观的支出。

这笔看似奢华的支出,恰如一场久旱逢甘霖的资本盛宴,只不过雨水精准地浇灌在了一小撮“懂得”如何将资本与野心连接起来的管道上。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FA人士的艳羡之情,正是当前创投行业“马太效应”的最佳注脚:头部项目对资本依然充满吸引力,而绝大多数项目则仍在寒冬中苦苦挣扎。昔日“广撒网”的投资策略正被“精准狩猎”所取代,资本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那些拥有“中国英伟达”光环的少数佼佼者集中。

烧钱竞赛与淘汰边缘

为何这些在市场上一呼百应的“宠儿”,仍需斥巨资聘请中介?答案深藏于GPU产业的内在属性与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GPU研发无疑是个吞噬资金的无底洞。即便是全球霸主英伟达,其2025财年的研发费用也高达_129.14亿美元_3。中国的新兴力量虽远未达到这一规模,但在研发投入占营收的比重上,却有过之而无不及。摩尔线程在短短三年内,研发投入高达_38.10亿元_,是同期营收总和的六倍有余,也是其_三年巨亏超50亿元_的主要原因4。沐曦集成亦不遑多让,三年研发费用累计_22.47亿元_,是其营收总和的2.8倍2。这些惊人的数字,无声地诉说着GPU芯片研发的严苛门槛,以及对持续资本输血的饥渴。

其次,是中国GPU市场“大爆发”与“淘汰赛”并行的残酷现实。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中国国产GPU市场规模预计到2029年将增长至_1.36万亿元_,展现出惊人的潜力2。摩尔线程与沐曦股份的营收增速也堪称亮眼,后者三年复合增长率高达惊人的_4309%_2。然而,市场容量虽大,玩家却有过剩之嫌。仅被称为“GPU四小龙”的摩尔线程、沐曦股份、壁仞科技、燧原科技便已悉数开启IPO征程2。更不必提象帝先这类曾一度濒临“原地解散”,后又“绝境求生”的案例2。这种“百花齐放”的表象之下,是血淋淋的丛林法则:只有手握重金、持续创新并快速迭代者,方能在这场科技马拉松中存活下来。

因此,对摩尔线程和沐曦股份而言,快速且大规模的融资并非锦上添花,而是续命的关键,是应对研发黑洞和市场淘汰赛的战略储备。这笔为获得“粮草”而付出的高昂代价,也从侧面印证了中国芯片产业在国产替代和AI浪潮双重驱动下,对核心技术和产能的焦虑与渴望。当_超过100家_主体参与到这两家公司的最后一轮融资中时,这不仅是它们的强大号召力,更是中国资本对“硬科技”未来的一次集体押注。

未来的挑战依然巨大。在与英伟达这艘巨型航母的较量中,“中国英伟达”们仍需在技术、生态、商业化等多个维度进行长期而艰苦的追赶。监管者和投资者都将密切关注,这场烧钱的芯片马拉松,最终能否跑出真正的冠军,而非仅仅是又一轮资本的狂欢。毕竟,在硅基的世界里,真正的胜利者,从不以融资额来衡量。

引用


  1. 国产GPU历史性时刻!摩尔线程、沐曦同日获IPO受理 · AI门户(2025/7/5)·检索日期2025/7/5 ↩︎

  2. 两个“中国英伟达”,给了FA两亿 · 投中网 · 杨博宇(2025/7/5)·检索日期2025/7/5 ↩︎ ↩︎ ↩︎ ↩︎ ↩︎ ↩︎ ↩︎ ↩︎

  3. 三年亏损超50亿,摩尔线程冲刺IPO! · 新浪财经(2025/7/4)·检索日期2025/7/5 ↩︎

  4. 摩尔线程、沐曦三年巨亏超80亿,“中国英伟达”们争夺GPU芯片第一股 · 新浪财经(2025/7/1)·检索日期2025/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