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DR:
一石激起千层浪,Robinhood未授权代币化OpenAI私募股权的举动,揭示了资产代币化浪潮中“普惠”与“风险”的深层矛盾。这不仅挑战了传统金融的边界与监管范式,更映射出加密世界对主流资本的渗透与重塑,预示着一场全球范围内的金融新秩序博弈,其商业价值与市场意义深远,却也暗藏不确定的暗礁。
当一家以“劫富济贫”为名、致力于“金融民主化”的交易平台,与一家以“通用人工智能”为使命、估值数十亿美元的非上市公司,在数字世界里上演一出“罗生门”——一方声称开放普惠,另一方则急欲撇清关系,这本身便是一幕引人深思的当代商业喜剧。近日,Robinhood在欧洲市场高调推出包括OpenAI在内的私营公司股票代币,迅速引来了OpenAI官方X账号罕见的“退、退、退”式严正声明 1。这绝非一场简单的“碰瓷”闹剧,而是对正在模糊的虚拟货币与实体资产界限,以及其背后复杂商业逻辑、监管挑战和全球资本流向的一次深刻拷问。
争议漩涡:股权代币化的罗生门
故事的开端,是Robinhood这位现代版“罗宾汉”的一场大胆尝试。它面向欧盟客户推出数百种美国股票和ETF的代币版本,其中不乏苹果、微软、英伟达等耳熟能详的巨头。这些“股票币”被宣称为真实股票的“上链”版本,不仅省去了繁琐的KYC(了解你的客户)流程和传统券商账户,更以极小份额交易和7x24小时无佣金的诱惑,吸引着渴望进入美股市场的欧盟散户。Robinhood股价因此应声暴涨近10%,创下历史新高,似乎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民主化”金融。
然而,当它将“普惠”之手伸向了未上市公司,特别是人工智能领域的炙手可热的OpenAI和太空探索巨头SpaceX时,警钟开始鸣响。私募股权,如同金融世界的“禁区”,历来只向那些拥有100万美元以上可投资资产的合格投资者敞开。Robinhood的策略是,通过“大撒币”式的空投推广,将5欧元等值的OpenAI币和SpaceX币送到普通用户手中,这一举动无疑点燃了争议的引线。
OpenAI的愤怒并非无的放矢。在忙碌于将营利实体转型为公共利益公司(PBC),并为未来可能的首次公开募股(IPO)铺路的关键时刻 2,任何未经授权的股权交易行为,都可能像一颗脱缰的野马,不仅动摇其股权结构,更会提前“定价”,干扰市场预期和潜在投资者信心。这种对股权控制的洁癖,在私募公司中屡见不鲜。今年3月,机器人初创公司Figure AI也曾因其股票在二级市场异常“受欢迎”,而不得不向经纪商发出停止令函 3。至于OpenAI的“死对头”埃隆·马斯克,则在一旁戏谑地补上一刀:“你们的‘股权’是假的。”这句双关语,既是嘲讽Robinhood的代币,也隐约暗示OpenAI自身股权结构的复杂性,一时间让评论区乱作一团。
Robinhood对此的回应,则如一位技艺高超的魔术师,揭秘了幕后玄机:这些代币并非OpenAI的直接股权,而是与Robinhood通过特殊目的载体(SPV)所持股份挂钩的合约 4。简言之,用户购买的代币,是SPV的价值权益,而SPV才真正持有OpenAI的股份。这意味着,代币持有人与真实股权之间存在着两层隔离,其价值可能与标的公司实际股票的价格产生偏差。批评者如投资者阿米特·库克雷亚(Amit Kukreja)直言,这只是“追踪OpenAI在私募市场估值的代币”,而非实际股票。法律界人士库尔特·沃特金斯(Kurt Watkins)更是将其称为“虚幻的投资”,忧心其SPV结构缺乏透明度,并可能面临流动性问题 5。这场关于“民主化”与“保护”的辩论,正如同《经济学人》一直关注的:当创新快于监管时,谁来为可能出现的风险买单?
稳与不稳:稳定币的新金融疆域
股权代币化的喧嚣之外,更深层次的趋势正在演进——虚拟货币与传统金融资产的边界正变得前所未有的模糊。如果说比特币、狗狗币等数字原生资产,是坐上了过山车般的“勇敢者的游戏”,那么“股票币”和更受瞩目的“稳定币”,则试图描绘一种“更稳妥的游戏模式”。它们不再是空中楼阁,而是以法定货币或黄金为锚,力求减少价格波动,旨在提供一种更可靠的数字金融体验。
稳定币的诱惑力是致命的。设想一下,在传统的跨境支付体系中,一笔从A国到B国的汇款,可能需要依赖SWIFT系统,耗时1到5个工作日,外加不菲的手续费。而通过稳定币,只需数字钱包间的直接划账,便可实现即时结算,成本亦可大幅降低。这无疑给全球支付带来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正是这片诱人的新大陆,吸引了全球金融巨头的目光。发行大笔美元抵押型稳定币USDC的Circle公司,市值已突破600亿美元。PayPal、亚马逊等科技巨头和传统金融机构纷纷布局,而全球监管机构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接纳并规管这一领域。美国有《基因法案》(Genius Act),欧盟则有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法案》(MiCA)。香港,这个亚洲的金融枢纽,也积极拥抱变化。其《稳定币条例》将于今年8月1日生效,为稳定币发行提供明确的牌照框架。
这股浪潮自然也拍打到了中国科技巨头的心弦。蚂蚁国际已表示将尽快提交牌照申请,而京东的刘强东更是高调宣布,稳定币是京东六大创新项目之一,致力于将全球跨境支付成本降低90%,并将效率提升至10秒之内。然而,就在香港的条例尚未生效之际,国内市场已然出现了“碰瓷”京东稳定币的虚假合作信息 6,再次提醒人们这片新兴土地上的风险与混乱。
即便“稳定币”看似提供了更稳健的选项,潜在的风险仍不容忽视。华泰证券的研究报告指出,需要关注货币与金融主权风险、监管限制、加密货币的技术缺陷、政策变动以及最令人担忧的“脱锚”风险。
从“假股票”到“碰瓷币”,再到试图打破传统金融壁垒的稳定币,这场数字资产的进化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我们对“价值”的认知和“交易”的定义。Robinhood的“民主化”口号与监管机构的“保护”职责之间的张力,构成了一幅复杂的现代金融图景。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是选择突破“被保护”的状态,还是在传统围墙内寻求安稳,这终究是一个需要自己掂量的问题。而对于监管者而言,如何在高速发展的科技浪潮中,不至于在高速行驶的汽车上更换轮胎,而能未雨绸缪,构建一个既能促进创新又能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全球性框架,将是他们面临的终极考验。
引用
-
Robinhood代币化OpenAI股权引争议:奥特曼否认授权,马斯克直言...·Cointelegraph中文·(2025/7/6)·检索日期2025/7/6 ↩︎
-
OpenAI 400亿融资生死局:微软围剿、马斯克诉讼与转型困境·新浪财经·(2025/7/6)·检索日期2025/7/6 ↩︎
-
OpenAI怒斥Robinhood未经授权,股票代币化触碰了谁的利益? - 36氪·36氪·(2025/7/6)·检索日期2025/7/6 ↩︎
-
OpenAI与Robinhood:代币化股票引发股权敞口争论- Bitcoin News·Bitcoin News·(2025/7/6)·检索日期2025/7/6 ↩︎
-
Robinhood推「OpenAI股票代幣」遭爆炒OpenAI急撇清:未授權別...·Yahoo 财经·(2025/7/6)·检索日期2025/7/6 ↩︎
-
京东币链打假 稳定币概念股遭“碰瓷”或涉多个股炒作·21世纪经济报道·(2025/7/6)·检索日期2025/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