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DR:
生成式AI正以颠覆性的姿态重塑互联网的流量与价值分配机制,其“即答式”服务正在瓦解传统内容-搜索-广告的商业链条,对内容生态和信息质量构成严峻挑战。我们正站在一个关键路口,需要紧急构建新的利益分配模型,否则将面临一个内容贫瘠且信息获取受限的未来。
谷歌在I/O开发者大会上推出的AI Overviews、AI Mode以及Gemini,并非简单的产品迭代,它们共同勾勒出搜索巨头在AI时代转型的三种不同路径:从向后兼容的传统Web产品,到Web搜索与AI的过渡态,再到纯粹的AI原生应用。这种“养蛊”式的策略,预示着Gemini乃至通用型AI产品最终将取代甚至超越传统搜索的地位1。然而,这一演进的深层影响远超技术范畴,它正在对全球互联网的核心商业模式发起一场全面的“劫掠”,引发一场深刻的产业生态与社会伦理震荡。
AI巨头的战略转向与搜索范式重塑
传统互联网的基石在于流量分发:搜索引擎作为主要的入口,将用户引导至第三方网站,通过点击、浏览产生广告收入或订阅转化。这一模型支撑了无数内容创作者、媒体机构和商业网站的生存。然而,随着生成式AI的崛起,这一范式正在被彻底颠覆。
谷歌透露,目前全球已有15亿人使用AI Overviews,并且_“75%的搜索查询无需离开Google即可得到回答”_2。这背后是AI产品强大的整理归纳能力,它将原本需要用户点击多个链接、自行筛选信息的过程,直接在AI界面内完成。市场营销公司Seer Interactive的数据印证了这一冲击的剧烈程度:AI Overviews导致搜索结果页的点击率下降高达70%,付费广告的点击率更是直接腰斩3。这意味着,无论内容质量多高,即便出现在AI总结中,用户点击外部链接的意愿也大幅降低,直接截断了传统互联网的“生命线”。
谷歌的策略更具“绑架”意味:首席执行官桑达尔·皮柴曾暗示,如果内容平台允许AI Overviews爬虫抓取其内容,将可能获得更高的流量分配4。这是一种微妙的胁迫,使得内容提供者即便不情愿,也可能被迫接受这一新的“游戏规则”,以求在新的流量池中分得一杯羹。
传统互联网商业模式的瓦解与内容生态的危机
AI对流量的“劫持”,直接瓦解了传统互联网长达二十余年的价值交换体系:内容平台提供内容,搜索引擎获得数据;搜索引擎提供流量,内容平台获得收入;内容平台投放广告,搜索引擎获得收入。这一环环相扣的生态,因AI的“不点击”特性而被彻底打破。
分析机构SimilarWeb的数据显示,受AI产品冲击最严重的包括时尚、旅游、手工、家居、美食、生活方式等高度依赖内容分享和用户兴趣的领域。这些网站的流量锐减,迫使其调整发行策略,甚至面临关停的风险。Gartner预测,到2026年,搜索引擎的流量将暴跌25%5。这种流量的断崖式下跌,对高度依赖广告和会员收入的内容产业是致命一击。
面对困境,内容提供商分化出两类应对策略:一部分新闻巨头如新闻集团、美联社、施普林格等选择与OpenAI等AI公司达成内容授权合作,寻求直接的收益分成,以弥补流量损失6。另一部分如纽约时报集团则采取法律诉讼,指责AI公司未经许可使用其内容进行训练并与之竞争,试图捍卫内容版权和商业利益。这些案例都揭示了一个核心痛点:在AI产品无法将流量有效导回内容源头时,必须建立新的、直接的利益分配机制。
新交互界面:AI作为浏览器的崛起与“生成引擎优化”的困境
著名AI浏览器项目Dia的创始人Josh Miller提出了一个前瞻性观点:_“生成式AI将取代网页,成为新的交互界面。”_他认为,传统的浏览器任务是加载网页,而现在网页正越来越多地变成AI聊天界面的“工具调用”(tool calls)。AI聊天产品本身已具备搜索、阅读、生成、响应的能力,能够与API、LLM、数据库交互,并被用户长时间使用7。
对于在线旅游、本地生活等领域,主动拥抱AI的API调用(Multi-Platform Connectivity, MCP)模型可能带来新的商业机会,企业可以通过AI产品调用其服务时收费。但对于内容行业,情况则截然不同。绝大多数互联网内容是“免费”的,但这种免费是通过广告或部分订阅收入补贴的。当AI直接提供答案而无需点击时,这种补贴机制便不复存在。
为了适应这一趋势,业界开始探索GEO(Generative Engine Optimization,生成引擎优化),即策略性地优化内容以提高其在AI生成回复中的曝光度,催生了Profound、Daydream等新兴创业公司。然而,GEO的尝试目前仍处于“尚浅”阶段。核心问题在于,即便内容在AI回复中获得了曝光,缺乏用户点击的“生成引擎优化”仍是空中楼阁,无法转化为实际收益8。
伦理、治理与未来信息社会的拷问
深层次的危机在于,如果缺乏有效的利益分配和监管机制,互联网内容的生成将陷入一种**“不可持续”**的状态。当前,大量AI公司已开始用大模型生成的内容进行再次训练。长此以往,互联网公域将充斥由AI生成的大量低质量、虚假、甚至毫无关联的内容,形成一个“信息茧房”或“垃圾信息海洋”。
“传统互联网从来不是完美的,但它仍然是迄今为止一切人类创造的精华宝库。互联网的黄金年代造就了如今最优秀的商业公司,推动着技术的进步;它也凝聚了无数人无偿/低偿向世界分享的知识:以博客、维基百科、YouTube、贴吧们为介质。每一个人都从这些公司的产品,以及这些互联网平台承载的信息中获益。”[^9]
如果经济激励的缺位导致内容创作者无法获得价值,他们将停止创作原创、高质量内容。这将导致在线内容平台的萎靡,威胁人们获取真实信息、新闻、观点的能力,最终侵蚀每一个人的知情权。如果AI巨头杀死了传统互联网,成为新的技术霸权,进而构建新的认知霸权——由少数AI公司决定人们能否获得、获得怎样的信息——那将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可预见的未来,AI公司、内容创作者、监管机构和社会公众必须共同探索和构建新的利益分配机制。这包括但不限于:更透明和公平的内容授权模式、基于AI产品使用量的微支付系统、甚至由AI公司建立的“内容贡献基金”。否则,AI的普及最终将导致一个没有人是赢家的局面:AI公司面临训练数据质量下降的风险,内容创作者失去生存空间,而普通用户则被淹没在低质量信息或失去获取多元真实信息的渠道。这场由AI驱动的互联网生态重塑,本质上是对人类知识、信息自由和价值创造机制的一次深刻拷问。
引用
-
谷歌的AI模式取代了傳統搜尋,商業模式也要跟著轉變 · 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 (STPI) · (2025/7/8)· 检索日期2025/7/8 ↩︎
-
Google I/O 2025重构AI全栈生态,英伟达预计GB300三季度推出 · 东方财富网 · (2025/5/27)· 检索日期2025/7/8 ↩︎
-
谷歌刚刚更新了算法,顺便搞毁了几家公司 - InfoQ · InfoQ · (2025/7/8)· 检索日期2025/7/8 ↩︎
-
谷歌流量急坠归0?核心员工被“自愿离职”,30年搜索帝国崩塌 · 澎湃新闻 · (2025/7/8)· 检索日期2025/7/8 ↩︎
-
AI 成为了互联网的流量劫匪 · 爱范儿 · 杜晨(2025/7/8)· 检索日期2025/7/8 ↩︎
-
AI 成为了互联网的流量劫匪 · 爱范儿 · 杜晨(2025/7/8)· 检索日期2025/7/8 ↩︎
-
AI 成为了互联网的流量劫匪 · 爱范儿 · 杜晨(2025/7/8)· 检索日期2025/7/8 ↩︎
-
AI 成为了互联网的流量劫匪 · 爱范儿 · 杜晨(2025/7/8)· 检索日期2025/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