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DR:
在人工智能的军备竞赛中,芯片的硝烟渐散,而顶尖人才的争夺战正酣。马克·扎克伯格的Meta公司,正以其标志性的“钞能力”,将这场人才争夺战推向史无前例的高峰,不仅改写了硅谷的薪酬规则,更将华裔技术专家推到了这场科技角力场的中心,其商业逻辑在于以极高昂的短期成本,换取在关键技术领域的战略性领先地位。
当硅谷的科技巨头们谈论“军备竞赛”时,他们曾一度聚焦于令人目眩神迷的芯片囤积与算力扩充。然而,正如历史往往以讽刺的笔触重写剧本,这场竞赛如今已悄然转向了一个更为精妙、也更为昂贵的战场:对人类大脑的争夺。如果说算力是新时代的电力,那么那些能点亮智能火花的顶尖研究人员,无疑是比任何稀土矿物都更为稀缺的“数字黄金”。而在这场高风险的“淘金热”中,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和他麾下的Meta,正挥舞着令人咋舌的“钞能力”,将整个行业的薪酬体系推向了一个新的、令人眩晕的维度。
“教父式”挖角与资本的逻辑
扎克伯格的商业哲学向来直接了当,甚至带着一丝《教父》式的冷峻实用主义:“给对方一个无法拒绝的报价。”1无论是早年对Instagram的惊人收购——当时Instagram没有任何营收,却能让创始人一夜暴富——还是对WhatsApp的战略性吞并,都无不昭示着他那“钱能解决的事,就不是事”的信条。如今,当Meta在短视频领域苦苦追赶TikTok未果,元宇宙的宏大叙事又耗费了逾_200亿美元_却未见成效,而其AI团队亦面临人才流失的窘境时,扎克伯格再次祭出了这记屡试不爽的杀手锏。
在过去几个月里,Meta的“人才收购”(Acquihire)策略,以其近乎野蛮的慷慨,令同行侧目。最具代表性的是那笔价值_148亿美元_的对Scale AI的投资,它并非传统的股权收购,而是巧妙地避开了投票权与董事会席位,以规避反垄断审查。其核心目的,乃是将年仅28岁的Scale AI联合创始人兼CEO亚历山大·王(Alexandr Wang)纳入麾下,任命其为Meta的新任首席AI官,主导全新的“超级智能团队”(MSL)。2这笔交易让亚历山大·王个人资产猛增_近15亿美元_,这无疑是“无法拒绝的报价”在AI时代的最新演绎。扎克伯格看中的,是亚历山大对AI模型训练数据、基础设施和商业落地的深刻理解,这标志着Meta在AI战略上从纯粹的基础研究(如杨立昆领导的FAIR)转向更注重商业化和快速迭代。
人才通胀与“运动员式”薪酬
Meta的挖角狂潮,更是让整个硅谷的AI人才市场如坐过山车般飙升。OpenAI的首席研究官马克·陈(Mark Chen)甚至愤怒地宣称,感觉“有人闯进我们家偷了东西”,3因为Meta一口气从OpenAI的核心团队挖走了八名高级研究人才,其中有五名是华裔,包括GPT-4的核心架构师。传闻中的薪酬包高达_1亿美元_,尽管Meta首席技术官安德鲁·博斯沃思(Andrew Bosworth)对此数字有所保留,但承认提供了“高价值薪酬交易”。4
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Meta甚至向苹果挖走了AI大模型团队负责人庞若名(Ruoming Pang),据彭博社报道,此次开出的合约价值高达_2亿美元_。5这并非一年薪水,而是包括签约奖金、基本薪水、股权授予及忠诚奖股权的综合包,折合年薪已与苹果CEO蒂姆·库克(Tim Cook)不相上下。此前硅谷科技巨头通常有匹配竞争对手报价的惯例,但此次苹果却选择放弃,这恰恰反映了Meta所设定的薪酬标准,已超越了即便富可敌国的苹果所能接受的“合理”范畴。一位风险资本家言之凿凿:“这些研究人员被当作职业运动员对待,薪酬包在三年前是无法想象的。”6这不仅仅是人才战争,更是对技术专长市场估值方式的根本性重塑,它将带来整个行业人才成本的螺旋式上升。
华裔:AI“半边天”与地缘政治的涟漪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场白热化的人才争夺战中,一个群体扮演了核心角色:华裔技术人才。无论是Meta新组建的超级智能团队,还是马斯克的xAI,其核心骨干中,华裔面孔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去年的NeurIPS会议上,高达_62.38%_的接受论文来自华裔作者,凸显了他们在AI前沿领域的巨大影响力。马斯克本人对中国工程师的“效率”和“天赋”一向不吝赞美,他的电动车帝国与上海超级工厂的成功经验,或许也印证了这一点。如今,他似乎也寄望于华裔人才,助其实现AI雄心。
这种现象并非偶然,它反映了全球科技人才流动的复杂性和地缘政治的微妙平衡。一方面,美国作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高地,持续吸引着最顶尖的智力资本;另一方面,中国在基础科研和人才培养上的深厚积淀,使其成为全球AI人才的重要输出国。这使得华裔人才在硅谷的AI生态系统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扎克伯格对OpenAI的“偷袭式挖角”,尤其针对华裔团队成员,不啻于一场针对最核心智力资产的精准打击,其战略意图已远超简单的商业竞争,更触及了未来AI霸权的地缘经济底色。
监管机构的目光,也终将投向这场由资本驱动的人才狂潮。当少数公司以天文数字聚拢稀缺人才,是否会扼杀创新,阻碍小型初创公司的发展,甚至形成新的技术垄断?这些都是悬而未决的问题。眼下,硅谷的AI高管们或许正夜不能寐,一边为留住自家人才绞尽脑汁,一边盘算着如何向下一位天才开出那个“无法拒绝的报价”。这场由Meta发起,并被整个行业被迫卷入的“军备竞赛”,其终极结果,将不仅仅定义谁能掌控下一代人工智能的制高点,更将重塑全球科技版图的权力结构。
引用
-
扎克伯格准备偷袭马斯克,华裔技术人才成为AI致胜关键 · 新浪科技·郑峻(2025/7/14)·检索日期2025/7/14 ↩︎
-
4年3亿、首年1亿!扎克伯格的“挖人支票”震撼AI圈 · 新浪财经(2025/7/2)·检索日期2025/7/14 ↩︎
-
扎克伯格重金挖角OpenAI顶尖华人学者,Meta成立超级智能实验室 · 新浪财经(2025/7/7)·检索日期2025/7/14 ↩︎
-
开价1亿美元,硅谷巨头疯抢中国AI科学家 · OFweek人工智能网(2025/7/14)·检索日期2025/7/14 ↩︎
-
硅谷掀AI人才争夺战:Meta开四年3亿美元薪酬,全球顶尖专家不足千人 · 每日经济新闻(2025/7/5)·检索日期2025/7/14 ↩︎
-
谷歌170 亿收编Windsurf,硅谷「AI 挖人」白热化,99% 的钱流向1 ... · 华尔街见闻(2025/7/14)·检索日期2025/7/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