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ome有点方!OpenAI和Perplexity都来“抢饭碗”,浏览器大战这下“卷”疯了!

温故智新AIGC实验室

TL;DR:

浏览器赛道最近是真“卷”起来了,英伟达投资的Perplexity带着它的AI浏览器Comet来了,OpenAI的神秘AI浏览器也“箭在弦上”。老大哥Chrome这下得绷紧神经,因为这不再是简单换个皮肤,而是一场关乎AI时代“入口”的生死局!

最近科技圈最“炸”的消息,莫过于曾经高高在上的浏览器,突然成了各路神仙的“兵家必争之地”。想象一下,你每天打开网页的那个小小窗口,正成为人工智能巨头们争相抢夺的“超级入口”。这不,前有AI搜索独角兽Perplexity带着它的AI浏览器Comet闪亮登场,后有传闻中的OpenAI AI浏览器虎视眈眈,似乎随时准备“王炸”出手。谷歌Chrome,你还好吗?这波“抢饭碗”的架势,真的有点大条了。

Chrome危?“卷王”们来砸场子了!

首先是Perplexity,这家由英伟达投资、以AI搜索起家的独角兽公司,最近“官宣”了自家的新武器——Comet AI浏览器。它号称是专为“当今互联网”量身定制的。要知道,Perplexity可不是吃素的,它在AI搜索领域已经混得风生水起,现在又把目光投向了谷歌的另一个“垄断高地”:浏览器。1

Perplexity CEO直言不讳,他们之所以要自己搞浏览器,原因很简单:被逼的! 早期,Perplexity曾找过谷歌,想把自家AI搜索设为Chrome的默认搜索引擎,结果被毫不留情地拒绝了。这波操作,简直就是“你不让我进门,那我就自己盖个房!”于是,Comet应运而生。Perplexity深知,浏览器是连接用户的“最佳入口”,如果没有一个“AI原生操作系统”,就没法提供真正个性化的智能助理。2

Comet目前已向部分高级订阅用户和受邀者开放,体验下来有点像一个**“超强插件”:它能以侧边栏的形式出现,但权限可不小,能直接“接管”你浏览器里的各种任务。比如,你正在LinkedIn上找人,Comet能帮你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候选人;看YouTube视频、查日历、汇总邮件,它都能插上一脚。最酷的是,它还能自动识别你当前浏览内容的上下文,想提问直接问,不用复制粘贴,是不是有点“魔法打败魔法”**那味儿了?1

不过,这枚“新星”也有它的“成长的烦恼”。有记者体验后发现,Comet处理简单任务得心应手,但遇到复杂指令就可能“原地爆炸”,比如让他找个机场长期停车位,直接就宕机了。更让人“头大”的是,它想帮你完成任务,往往需要你授权对谷歌账户的“大量访问权限”——一溜儿的授权页面,那阵仗,你品你细品,是不是有点“用我的服务,交出你的隐私”的味道?当然,这些毛病几乎是所有AI助手的通病,也是大家都在拼命攻克的技术难题。

如果说Perplexity是“先锋军”,那么OpenAI就是那头“巨兽”,传闻它也将在未来几周内发布一款AI浏览器34。想想看,ChatGPT的缔造者要亲自下场做浏览器,这牌面,简直就是“王炸”中的“王炸”。而且有消息人士透露,OpenAI此举不仅是要和谷歌Chrome正面“刚”,背后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驱动力:数据!谁掌握了用户浏览数据,谁就能更好地训练AI模型,提供更个性化的服务。为了这事儿,OpenAI甚至把谷歌Chrome原始开发团队的两位资深副总裁都给“挖”了过来,这波操作,简直是“釜底抽薪”加“精准打击”。132

AI浏览器:不仅仅是换个“皮”

除了Perplexity和OpenAI这两大焦点,赛道上还有一大波“新秀”正在涌入,大有要“卷”破天的架势。它们大多以“AI原生”作为产品起点,试图“弯道超车”,不再是传统浏览器简单加个AI插件那么简单,而是从底层逻辑上重新定义浏览体验:

  • Dia浏览器:号称首个AI原生浏览器,和爆火的Arc浏览器师出同门。它的最大亮点是无需打开ChatGPT,就能直接和任意网页“对话”,简直是**“网页阅读理解小能手”**。
  • FellouAI浏览器:主打“行动型浏览器”,集成了传统浏览器、智能体和自动化工作流三大能力,目标是帮你“一键搞定”复杂任务。
  • Genspark AI浏览器:由前百度高管景鲲(小度之父)的创业公司推出,核心功能“超级Agent”就像你的专属个人助理,帮你完成各种网上任务。
  • Nimo Infinity浏览器:号称全球首款基于无限画布的AI浏览器,主打“快”,据说运行速度能提升10倍。

这些新玩家,与其说是浏览器,不如说是**“AI智能体”的集成平台**。它们试图将传统浏览器仅仅作为“信息显示窗口”的角色,升级为能够主动理解用户意图、执行复杂任务的“超级入口”。这不是简单的换个UI,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我们与互联网的交互方式。

老大哥谷歌:我的“护城河”没那么好跨!

面对这股来势汹汹的AI浏览器新势力,老大哥谷歌Chrome会坐以待毙吗?当然不会!毕竟,Chrome目前在全球浏览器市场占据了高达2/3的份额,这“护城河”可不是闹着玩的。

虽然谷歌最早推出的“AI摘要”功能一度引发争议,但无论是Gemini大模型的迭代速度,还是它对Chrome浏览器进行的各种智能升级,都无不昭示着谷歌要“誓死捍卫”自己地盘的决心。从侧边栏的AI助手,到更智能的搜索建议,谷歌也在不断加码AI能力,试图将Chrome打造成一个**“AI武装到牙齿”的浏览器**。

而且,最关键的一点是:用户!我们这些**“打工人”**早就习惯了Chrome的操作逻辑和生态,除非新的AI浏览器能提供“杀手锏”级的体验,让大家觉得“不用简直亏大了”,否则,想要撼动Chrome的地位,难!

视线转回国内,浏览器市场的争夺同样“硝烟弥漫”。百度浏览器凭借其搜索引擎的流量优势,也在大力发展AI来巩固地位;夸克、360等玩家也都在积极探索新的使用场景,通过“AI助手”的标签,试图给这个“老掉牙”的产品注入新活力。

看来,下一代**“超级入口”**的争夺战,就发生在我们每天都在点击的那个浏览器里。这场大戏,才刚刚拉开帷幕,谁能笑到最后,谁又能成功“抢饭碗”,我们拭目以待。

引用


  1. Perplexity Launches Comet, an AI-Powered Web Browser · TechCrunch · Kyle Wiggers (2025/7/9) · 检索日期2025/7/10 ↩︎ ↩︎ ↩︎

  2. AravSrinivas on X (twitter) · Aravind Srinivas (2025/7/9) · 检索日期2025/7/10 ↩︎ ↩︎

  3. OpenAI to release web browser to challenge Google Chrome · Reuters · Jeffrey Dastin, Anna Tong (2025/7/9) · 检索日期2025/7/10 ↩︎ ↩︎

  4. yoheinakajima on X (twitter) · Yohei Nakajima (2025/7/9) · 检索日期2025/7/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