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gma IPO:设计巨头独立之路上的AI双刃剑

温故智新AIGC实验室

曾被Adobe豪掷200亿美元收购未果的设计软件巨头Figma,在终止交易一年半后,正式提交IPO申请。其招股书逾150次提及人工智能,视其为业务增长的“创意加速器”与未来发展的“核心”,但同时也明确警示了AI带来的高昂成本、维护复杂性以及潜在的市场竞争风险。Figma的上市,不仅是其自身商业模式的胜利,更预示着AI时代下设计与软件工程领域深刻变革的开端。

网页设计工具开发商Figma,一家曾让软件巨头Adobe不惜豪掷200亿美元却最终因反垄断审查而作罢的公司,正再次成为科技界的焦点。在中止与Adobe的联姻一年半之后,Figma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首次公开募股(IPO)申请。然而,此次独立上市的叙事核心,并非仅仅是其财务上的强劲增长和对标传统设计软件的颠覆,更在于其招股书中反复提及的、高达150余次的“人工智能(AI)”关键词——这揭示了Figma在AI浪潮中,既将其视为“创意加速器”又警惕其为“潜在威胁”的复杂战略考量12

Figma的独立之路:从表情包到设计巨人

Figma的崛起并非一帆风顺。由Dylan Field和Evan Wallace于2012年创立,这家公司起步于一个出人意料的领域——表情包生成器。Field回忆,那个“最低谷的阶段”却讽刺地孕育了Figma 1.0版本的核心文本渲染技术。随后,他们在摄影领域的尝试也很快触及天花板。直到Adobe旗下设计工具Fireworks的停用,Figma团队才敏锐地捕捉到市场空白:“当软件开发越来越容易,设计会变得更重要”3

2015年12月,Figma推出内测版,凭借其基于浏览器的协作特性,逐渐颠覆了传统桌面设计工具的工作流。Figma的发展路径,据Field称,完全是用户需求驱动的典范:从协作白板工具FigJam的诞生,到演示文稿功能Figma Slides,再到连接设计与开发的Dev Mode,每一次产品线的扩展都源于对用户行为的深度观察。“从用户中来到用户中去”的理念,铸就了Figma的核心驱动力3

过去一年半,Figma在市场中展现了惊人的生命力。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其月活跃用户达1300万,拥有约45万名客户,其中1031家客户年贡献收入超过10万美元,客户群不乏Duolingo、Netflix、Stripe等行业巨头。财务数据同样亮眼:2024财年营收7.49亿美元,同比增长48%;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2.28亿美元,同比增长46%。在过去四年间,其复合年增长率(CAGR)高达53%3。这一切都为Figma的独立上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尽管其一年前在私募市场的估值为125亿美元,低于Adobe当初的200亿美元报价3

AI的双刃剑:技术机遇与运营挑战

Figma的招股书明确指出,在AI时代,“设计有机会让软件形成差异化优势”。Figma首席执行官Dylan Field预见,AI将催生全新的工作流程,让设计师、工程师和产品团队以不同的方式甚至更快的节奏进行协作3。为了拥抱这一趋势,Figma今年5月一口气推出了Figma Sites、Figma Make、Figma Buzz和Figma Draw四款新工具,将其核心产品线从四个扩展到八个,特别是加码无代码网站建设领域3

其中,Figma Make是Figma在AIGC(AI Generated Content)领域的重磅投入。它是一款基于大型语言模型Claude 3.7的“从提示到代码生成”工具,用户可以通过与AI聊天,将设计想法或现有Figma设计稿迅速转化为可交互原型或Web应用,并能直接发布共享。这项功能直接对标了Lovable、Readdy、Canva Code等新兴AI驱动的应用程序构建器,市场测试视频也证实了其强大的竞争力32。Figma相信,AI能够通过帮助所有技能水平的用户更快地探索和迭代想法,同时自动化机械、重复的任务,进一步加速“从创意到产品”的转化过程。更重要的是,AI还可能吸引更多非设计师职业的人员使用Figma,拓宽其用户基础3

然而,Figma在招股书的风险提示部分,对AI的审慎态度同样引人注目。该公司承认,尽管将AI视为“未来设计工作流程发展的核心”,但其对AI的“加倍投入”预计将在短期内**“拖累我们的效率”3。这种“拖累”主要体现在成本的急剧上升**上:

  • 2025年第一季度研发支出同比增加1720万美元(33%),其中1200万美元归因于人员扩招和奖金,而260万美元的技术基础设施和托管成本以及170万美元的软件订阅费,均由“AI相关成本驱动”3
  • 2024年全年,Figma的研发支出更是飙升5.863亿美元,增幅高达356%,其中5.094亿美元的员工相关成本增长,以及技术基础设施和软件订阅费用的增加,都被明确指出“主要由AI相关成本驱动”3

“短期内,预计我们对AI的投资及技术应用(包括Figma Make与Figma AI功能),将对毛利率和运营利润率产生负面影响。并且鉴于这些技术的新颖性和快速发展,目前尚不清楚对毛利率和营业利润率以及业务、经营业绩、财务状况和未来前景的长期影响。”3

Figma还警示,将AI集成到其他软件中可能减少对Figma的需求,进而影响营收增长。同时,自身对AI的使用可能导致软件维护变得更加复杂。更深层次的担忧则在于潜在的伦理、法律、监管及声誉挑战,以及难以招聘到所需AI人才的风险。这些风险提示,凸显了AI技术在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对企业运营和战略规划造成的复杂影响3

设计与开发的未来图景:角色融合与协作演进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Figma对AI的承诺是坚定的。Field认为,随着软件开发门槛的降低,设计的重要性将愈发凸显,这将带动更多设计师进入职场。他进一步指出,设计师、产品经理和开发人员的角色正在加速融合,每个人都将变得更加“通才”。未来,甚至会有更多设计师承担领导角色,乃至成为CEO3

这一愿景与MIT Technology Review长期关注的“未来工作”议题不谋而合。AI正在重塑各行各业的职业边界,促使专业人士发展更全面的能力,并更多地承担战略性、领导性的工作。Figma在招股书中对AI的深入阐释,不仅是向投资者描绘其增长潜力,更是对设计行业未来图景的描摹:一个由AI赋能、人机深度协作、角色边界日益模糊的时代正在加速到来。

Figma的IPO,以及其对AI的“双倍下注”,是观察数字产品设计乃至整个软件开发生态系统如何适应AI时代的绝佳窗口。它将不仅检验Figma自身能否在AI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中找到平衡,也将为整个行业提供宝贵的经验:AI并非简单的效率工具,它是一股颠覆性的力量,既可能成为企业增长的引擎,也可能带来前所未有的运营和战略复杂性。Figma正勇敢地航行在这片由AI塑造的新海域上,其上市表现无疑将成为未来设计与技术融合走向的重要风向标。

引用


  1. Figma Files for NYSE Debut as Tech IPO Market Gains Steam·NBC New York·(2025/07/01)·检索日期2025/7/2 ↩︎

  2. Figma Make vs Lovable - AI website builders in 20 minutes!·YouTube·(未知)·检索日期2025/7/2 ↩︎ ↩︎

  3. 曾让Adobe豪掷千亿,如今要独立上市了!招股书疯狂点名 AI 150次,新产品对标Lovable·InfoQ·华卫(2025/7/2)·检索日期2025/7/2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