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大模型对算力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下,中国本土GPU产业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资本与技术冲刺。继摩尔线程完成上市辅导后,另一国产GPU独角兽沐曦集成电路也迈出了IPO的关键一步,预示着中国在全球AI芯片版图上自主化进程的加速,其成败将深刻影响未来AI生态的构建与发展。
中国半导体产业在国产化替代的浪潮中不断前行,尤其在人工智能核心基础设施——图形处理器(GPU)领域,竞争已臻白热化。近日,市场传来重要进展:沐曦集成电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沐曦”)已完成IPO辅导工作,即将提交上市申报材料,准备登陆A股科创板1。这一里程碑式的进展,紧随其国产GPU同行摩尔线程智能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摩尔线程”)于6月19日率先完成上市辅导的步伐23,标志着中国本土GPU厂商正加速冲刺资本市场,以期在全球算力军备竞赛中赢得一席之地。
竞逐资本市场:国产GPU的上市潮涌
沐曦的上市辅导完成,不仅是其自身发展的重要节点,更是中国GPU产业蓬勃发展的缩影。这家成立于2020年9月的公司,凭借其核心团队在GPU芯片设计领域近二十年的深厚经验迅速崛起。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陈维良曾是AMD的全球GPU设计及产品线负责人,主导过15款高性能GPU的流片和量产。联合创始人彭莉和杨建博士也均来自AMD,分别担任全球首位华人女科学家(Fellow)和大中华地区首位科学家(Fellow),带来了业界顶尖的硬件架构和软件设计能力1。
沐曦专注于异构计算的全栈GPU芯片及解决方案,其产品线覆盖了智能计算推理(曦思®N系列)、通用计算(曦云®C系列)和图形渲染(曦彩®G系列)三大领域。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其曦云®C系列产品已在国家训练场、商业化智算中心、互联网、运营商及自动驾驶等多个关键领域实现应用。今年1月,沐曦与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合作,利用曦云®C系列产品成功支撑了书生・浦语3.0大模型的推理和微调训练,这无疑是其技术实力和生态兼容性的有力证明1。
尽管沐曦在技术和市场拓展上表现亮眼,其上市之路也伴随着挑战。根据公开资料,沐曦在2023年营收1.07亿元人民币,亏损达8.46亿元;预计2024年营收将增至12.55亿元,但亏损仍有5亿元1。高研发投入和市场扩张是导致初期亏损的主要原因。此外,公司此前曾被曝经历小范围裁员,沐曦对此回应称是“为顺应公司发展”进行的人员结构优化,而非市场传言的为增厚上市概率而进行的“大规模裁员”1。
自成立以来,沐曦便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在五年内完成了8轮融资,累计金额超过20亿元人民币。投资方涵盖了上海科创基金、浦东资本、国调基金等国有资本,以及红杉中国、经纬创投、混沌资本等知名创投机构,凸显了资本对国产GPU赛道的长期看好1。
目前,国内已有多家GPU独角兽启动上市辅导,其中包括估值达255亿元的摩尔线程45、估值160亿元的燧原科技1、估值约155亿元的壁仞科技1。沐曦的估值约为100亿元1。这场围绕“国产GPU第一股”的竞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展开。
核心技术与生态构建:本土GPU的挑战与突破
国产GPU企业之所以能迅速获得高估值,与其在核心技术上的快速演进密不可分。以沐曦为例,其产品均采用完全自主研发的核心GPU IP,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指令集和架构,并配备了兼容主流GPU生态的完整软件栈(MXMACA®)。这与国内一些依赖Imagination等国际IP授权的厂商形成了鲜明对比,展现了沐曦在关键技术自主可控方面的决心和能力1。
在性能上,沐曦最新的MXC500曦云系列产品甚至宣称对标英伟达A100/A800,目标FP32算力达到15 TFLOPS(英伟达A100的FP32性能为19.5 TFLOPS),并兼容CUDA生态1。这种对标国际巨头并努力实现生态兼容的策略,体现了国产厂商在追赶道路上的务实与创新。
然而,芯片制造只是第一步,软件生态的构建才是决定GPU成败的关键。英伟达CUDA生态的强大护城河,是全球其他GPU厂商难以逾越的障碍。国产GPU厂商若想真正崛起,必须在软硬件协同上寻求突破。当前,中国AI芯片的主要参与者不仅包括沐曦、摩尔线程等新兴势力,还有华为海思(昇腾系列)、寒武纪、海光信息等深耕多年的厂商。它们各自凭借在通信、计算、服务器等领域的积累,在不同细分市场展现竞争力1。
大模型适配浪潮:DeepSeek如何重塑国产芯片机遇
2024年初,DeepSeek大模型的迅速走红,为国产芯片厂商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翻身”机遇。DeepSeek凭借其算法优化和计算效率的提升,显著降低了对算力的需求,为国产芯片提供了“以软补硬”的新思路1。摩尔线程专家指出,这种低算力需求模型对国产芯片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弥补硬件性能不足:通过模型压缩、稀疏计算、混合精度训练等技术,国产芯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与国际领先水平的硬件性能差距,实现软硬件协同设计优化1。
- 优化芯片设计:DeepSeek在混合精度训练方面的成功,展示了低精度计算在AI训练中的潜力,引导国内芯片厂商优化计算单元,支持更灵活的精度配置1。
- 构建自主生态:DeepSeek的开源模式为国产芯片厂商提供了与软件开发者深度合作的平台。通过与DeepSeek等开源模型的合作,国产模型与国产芯片可以形成完整的AI闭环,加速自主可控的AI生态发展进程1。
- 降低AI成本,扩大市场需求:DeepSeek大幅降低了AI应用的部署成本,使得AI技术能够更广泛地普及,反过来又会提升对算力规模的整体需求,为国产芯片在边缘、端侧市场以及行业AI等场景实现突围提供机会1。
IDC分析认为,DeepSeek与国产GPU的快速适配,不仅助力中国本土芯片在软件生态领域取得重要突破,显著提升了本土芯片的市场竞争力,更促进了国产芯片厂商间的技术交流与资源共享,打破了长期以来国产芯片生态建设的发展瓶颈。如今,众多本土芯片厂商正以DeepSeek为纽带,积极合作,携手打造适配本土芯片的软件栈、工具链等生态组件,共同加速构建自主可控的国产GPU生态体系1。
这场国产GPU的上市潮,不仅是企业自身成长的需求,更是中国在全球AI竞争格局中寻求自主创新和产业链韧性的战略体现。沐曦、摩尔线程等企业的最终表现,将为全球科技产业观察者提供一个窗口,以洞察中国在核心AI基础设施领域未来的发展轨迹。
引文
-
摩尔线程之后,又一家国产GPU独角兽完成上市辅导·InfoQ·(2025/6/23)·检索日期2025/6/25 ↩︎ ↩︎ ↩︎ ↩︎ ↩︎ ↩︎ ↩︎ ↩︎ ↩︎ ↩︎ ↩︎ ↩︎ ↩︎ ↩︎ ↩︎ ↩︎ ↩︎ ↩︎
-
摩尔线程、沐曦集成完成上市辅导国产GPU芯片公司加速冲刺IPO·新浪财经·(2025/6/23)·检索日期2025/6/25 ↩︎
-
中国国产GPU独角兽摩尔线程完成上市辅导·联合早报·(2025/6/19)·检索日期2025/6/25 ↩︎
-
摩尔线程之后,又一家AI芯片独角兽争当“国产GPU 第一股”|amd - 网易·网易·(2025/6/19)·检索日期2025/6/25 ↩︎
-
国产GPU第一股要来了?摩尔线程完成上市辅导·观察者网·(2025/6/19)·检索日期2025/6/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