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扎克伯格的Meta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高薪挖角顶级AI人才,尤其瞄准OpenAI,此举不仅组建了一支“梦之队”以加速AGI研发,也引发了AI领域空前的薪酬军备竞赛,挑战着行业原有的研究文化和人才流动的平衡。
在人工智能领域,一场无声但激烈的“超级智能”军备竞赛正在全面升级。其核心并非计算能力或算法架构的单一比拼,而是一场由顶尖人才争夺战引发的深层震荡。近日,Meta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高调宣布成立“Meta超级智能实验室”(Meta Superintelligence Labs, MSL),并同步曝光了一份令人咋舌的“挖角”成绩单:多位来自OpenAI、Anthropic和谷歌等竞争对手核心AI公司的资深研究员已悉数入列,其中华人面孔占据了近70%的比例。这一举动,不仅彰显了Meta在AGI领域的雄心,更直接点燃了与OpenAI之间的正面冲突,将AI人才市场的泡沫推向新的高点。
Meta的“梦之队”与超级雄心
Meta此次组建的MSL,由前Scale AI首席执行官Alexandr Wang和前GitHub首席执行官Nat Friedman共同领导,阵容可谓星光熠熠。CNCB获得的内部备忘录披露了首批11名新聘人员名单,他们大多是各自领域的“大牛”,在基础模型、多模态、推理技术等方面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例如,Trapit Bansal是OpenAI技术联合创建者,开创了思维链强化学习技术;Shuchao Bi和Hongyu Ren曾是OpenAI多模态后训练负责人,参与GPT-4o核心技术研发;Ji Lin和Shengjia Zhao更是GPT-4o及全系O系列模型的关键贡献者1。此外,团队中还汇聚了来自Anthropic的推理专家Joel Pobar和谷歌DeepMind的Gemini预训练负责人Jack Rae,以及多位在语音、图像生成、感知模型架构方面有深厚积累的专家。
业界传闻,Meta为这些顶尖人才开出的年薪高达千万美元量级,甚至提供足以“改变人生”的巨额签约奖金,一次性实现财务自由。虽然OpenAI前员工Lucas Beyer否认了高达1亿美元的奖金传闻,但“军备竞赛”模式已然开启,顶尖人才的身价被推至历史新高,甚至有投资人直言:“现在的顶尖AI研究员,不管原本年薪是多少,总有人愿意出50倍来挖。”
扎克伯格在内部备忘录中明确表示,MSL将整合Meta所有基础研究、产品团队和FAIR团队,并新增一个专注于开发下一代模型的实验室,目标是在未来一年左右达到技术前沿水平2。这不仅仅是人才的简单叠加,更是Meta对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乃至超级智能(ASI)的全力押注。
OpenAI的愤怒与行业的阵痛
Meta的激进挖角策略,尤其针对OpenAI的“精准打击”,彻底激怒了这家AI明星公司。OpenAI首席研究官Mark Chen在一份措辞强硬的内部备忘录中,公开谴责Meta的行为,称其“像是有人闯入我们家偷了东西”,并誓言将与Meta正面交锋3。据悉,此次跳槽至Meta的四名OpenAI资深研究员——Jiahui Yu、Shuchao Bi、Shengjia Zhao和Hongyu Ren——都是华人研究员,且均在MSL的公布名单之列。
OpenAI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此前曾在播客中透露,扎克伯格的招人方式“十分激进”,向部分OpenAI员工提供了上亿美元的签约奖金,尽管他当时声称OpenAI的核心技术团队无一人跳槽4。面对Meta的攻势,OpenAI承诺将“重新调整薪酬体系,并规划创新方案来表彰和奖励顶尖人才”,甚至在员工本周计划休整期间,高管们仍全天候与收到Meta录用通知的员工沟通,力图挽留。这反映出人才流失对OpenAI内部稳定和未来研发节奏的巨大冲击。
更深层次的问题是,这场薪酬战正逼迫整个AI行业重新审视其人才策略和研究文化。长期以来,许多顶尖研究人员选择加入OpenAI等机构,除了可观的薪资,更重要的是被其“实现AGI造福全人类”的宏大愿景、顶尖的学术氛围和研究自由所吸引。然而,当竞争的砝码逐渐从“使命驱动”转向“财务驱动”,纯粹的金钱激励开始占据主导地位时,研究人员的选择逻辑也在发生变化。正如一位资深AI从业者Joe Ternasky所言,当比拼变成“谁的股价涨得更多”,或是“谁给的现金更多”,原本的吸引力可能会被稀释。这种情况下,Meta这种“现金到账、薪酬透明”的打法,反而更具吸引力,也可能引发研究社区的价值观重塑。
扎克伯格的“洋基队打法”与潜在挑战
扎克伯格此次押注的,是一种典型的“洋基队式策略”:投入几乎不设上限的预算,组建一支由世界顶尖研究员构成的“梦之队”。这种高密度的天才聚合,理论上能产生奇迹,但同时也伴随着高风险。
曾任职于谷歌、Facebook、微软、苹果等企业的并购交易主管Jordan Thibodeau指出,新人团队成员背负着8位数的签约金入场,在Facebook原有团队面前几乎等同于“贴着价格标签上班”,这可能导致内部冲突的不可避免5。将这些顶尖人才放到同一支队伍里,他们要么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共同攀登技术高峰;要么互相掣肘,内耗严重,最终一事无成。Meta的补偿团队和财务部门正面临巨大挑战,如何在薪酬体系上平衡新老员工的待遇,维持内部公平和士气,将是管理层亟待解决的问题。
MSL的核心领导者之一Alexandr Wang的角色也备受关注。作为Scale AI的创始人,他以其出色的执行力和将技术转化为实际产品的能力著称。业内人士分析,如果他负责一个冲刺ASI的核心团队,其严苛的执行风格可能会让团队成员“拼命加班”。他可能也带着“向那些质疑他不值140亿美元的人证明”的雄心。这种高压、高投入、高期待的环境,无疑是一场巨大的赌博,要么成就Meta在AI领域的王者地位,要么因内部摩擦而崩盘。
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Meta的这一系列动作不仅仅是公司层面的战略调整,更是对AI人才市场乃至整个产业生态的深远影响。它标志着AI领域的竞争已经从模型、算力等硬实力的比拼,扩展到对最稀缺资源——顶尖人才的极致争夺。这场“军备竞赛”的最终走向,将不仅决定各家科技巨头在AI时代的地位,更将重塑AI研究的文化范式和未来发展路径。
引用
-
小扎千万年薪快要“掏空”OpenAI核心人才,还高调“晒”挖人成绩单:各栈大牛,近70%是华人·AI前线·Tina、褚杏娟(2025/7/2)·检索日期2025/7/2 ↩︎
-
Mark Zuckerberg welcomes ‘Superintelligence’ team·Wired·Mark Zuckerberg (2025/6/30)·检索日期2025/7/2 ↩︎
-
OpenAI and Meta are locked in a leadership talent rivalry·Wired·(2025/7/2)·检索日期2025/7/2 ↩︎
-
OpenAI leadership reacts to talent rivalry with Meta·YouTube·Sam Altman (2025/7/2)·检索日期2025/7/2 ↩︎
-
扎克伯格宣布Meta“超级智能”计划,并新增招聘·新浪财经·(2025/7/1)·检索日期2025/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