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性代理之战:Perplexity Comet如何重构浏览器与金融的未来?

温故智新AIGC实验室

TL;DR:

Perplexity凭借AI驱动的Comet浏览器,向Google的搜索与浏览器霸权发起正面挑战,同时以其高效决策与研究能力,瞄准千亿美元规模的金融数据市场,意图终结Bloomberg的传统地位。这不仅是一场技术革新,更是AI从“工具”向“认知操作系统”演进,重塑数字交互与产业版图的深层变革。

本周,AI搜索公司Perplexity推出了一款名为Comet的AI浏览器,矛头直指全球市场份额高达66.6%的Google Chrome。此举不仅发生在OpenAI传言发布AI浏览器前夕,更显现出Perplexity创始人Aravind Srinivas“正面刚巨头”的强烈意图。然而,Comet的野心远不止于此,它试图将浏览器重塑为“认知操作系统”,并在商业上剑指价值数万亿美元的金融决策市场,意欲终结Bloomberg终端的统治。Perplexity的这一系列布局,不仅是对现有科技巨头的公然宣战,更是对AI时代下“搜索”、“浏览器”乃至“决策助手”定义的深层重塑。

颠覆性战略:从搜索到“认知操作系统”

Perplexity推出Comet并非仅仅为了争夺浏览器市场份额,其核心战略在于重新定义用户与信息、与数字世界的交互方式。Srinivas认为,自Chrome在2008年发布以来,浏览器的基础创新几乎停滞,用户仍需手动在不同页面和工具间切换,效率低下。Comet旨在超越传统浏览器的边界,成为一个**“认知操作系统”**——一个能理解用户意图、自动执行任务、并深度整合AI能力的“瑞士军刀”。

Comet的技术创新体现在将AI深度嵌入浏览器的核心入口(搜索栏)侧边栏助手。它不再只是一个内容展示器,而是能自动理解屏幕内容,协助填表、答疑,甚至在新标签页中直接处理复杂指令,例如“帮我找在某家公司工作、拥有5年经验、毕业于Stanford的工程师,生成表格并发给Hassan。” Perplexity称之为“以思想的速度浏览”,旨在实现AI迈入“工作流”和“流程自动化”的阶段,大幅提升用户生产力。

这种“AI嵌入浏览器的搜索栏作为侧边栏助手,能自动理解屏幕内容”的模式,是Perplexity基于其在检索增强生成(RAG)工具调用(Tool Calling)方面积累的深厚经验。更进一步,Perplexity Labs模式已经能够进行“生成式”工作,如构建网站、生成仪表盘、分析图表、制作学习指南等,这些都远超传统搜索和信息提取,接近于AI代理(AI Agent)的功能。Comet的推出,正是将这些实验室成果落地到用户最核心的数字交互界面,实现AI在用户上下文(context)中提供主动、个性化服务。Srinivas甚至大胆预测,未来“标签页”的概念可能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能够始终理解用户需求、预测下一步任务的统一智能界面1

重塑巨头版图:挑战Google与终结Bloomberg

Perplexity的战略意图不仅是技术创新,更是对现有商业秩序的激进挑战

首先,它直接向Google的搜索与浏览器霸权发起冲击。Srinivas曾透露,在Perplexity寻求将其产品加入Chrome默认搜索引擎选项时遭到拒绝,这促成了其自研浏览器的决心。而美国司法部对Google施压,要求其剥离Chrome的背景,也让Perplexity看到了潜在的收购机遇。更深层次的动机在于,Comet的推出旨在获取用户在Perplexity应用之外的行为数据,从而投放更高质量的广告——这直接触及了Google的核心商业模式:围绕“用户数据”展开的全球博弈。Perplexity意图复制甚至超越Google的模式,从分发端掌控用户数据入口。

其次,Perplexity将目标瞄准了金融数据巨头Bloomberg。Srinivas指出,像Perplexity这样的工具,核心价值在于帮助人们做决策。全球每天发生的决策涉及数万亿美元,大部分集中在金融系统。

“如果AI能帮你高效研究、快速分析,哪怕只拿到这些决策价值的1%,每天就是100亿美元。这个体量,已经远远超过Google。Google一年营收约2000亿美元,平均每天还不到10亿。”1

他直言Bloomberg Terminal作为当前金融研究主力工具,其“MS-DOS时代”的陈旧界面和依赖人类分析师的模式已经过时。Perplexity的目标是将“Alpha”(超额收益)普及化,通过AI原生搜索和研究能力,搭配浏览器上下文稳定运行,彻底颠覆整个金融研究市场,让更多人能以更低的成本(Bloomberg终端年费高达2万美元)获得高质量的金融决策支持。这种通过技术创新打破信息壁垒,实现“知识民主化”的愿景,有望在金融领域引发一场深刻的产业变革。

创业哲学:横向扩张与“AI Complete”问题

Perplexity的崛起也折射出一种**“反主流”的创业哲学**。Srinivas明确拒绝了许多投资人建议的“垂直化”发展路线,例如专注于AI法律助手或医疗AI。他认为这类“安全”项目天花板低,缺乏技术挑战性,难以吸引顶尖工程师。他坚持选择解决**“横向做大、挑战Google”**的“难题”,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出具备“无限上限”的公司。

这种理念与硅谷传奇投资人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的洞察不谋而合。Andreessen早在Perplexity上线之初就支持其“继续横向构建”的策略,认为搜索的关键在于分发,所有查询最终都会通过这种横向平台流转,从而创造规模效应。Perplexity的成功,也验证了**“AI越强,产品越好;产品收集的数据越多,AI就越强”**这一数据飞轮和自我强化的正循环。Perplexity从最初仅花费五万美元起步,却能迅速迭代出复杂功能,正是这种“横向、通用、AI Complete”问题所带来的技术可扩展性与效率体现1

生态共建:内容版权与未来协作模式

在AI内容生成可能冲击传统网页流量的背景下,Perplexity采取了与Google不同的策略——推出了出版商计划。Srinivas表示,AI的持续进步离不开最新、真实的信息来源,而这些内容产出的前提是出版方能获得合理经济回报。因此,Perplexity愿意将一部分收入回馈给内容创作者,希望在自身成长的同时,出版商也能共同参与到下一代信息工具的构建中。这与Google近期推出的AI Overview在内容引用和收入分享上的争议形成了鲜明对比,体现了Perplexity在构建新生态时对版权和利益分配的考量。这种模式试图在AI摘要与内容来源之间建立一种可持续的、共赢的协作关系,而非单纯的流量劫持。

未来展望:无缝智能助理与AGI的入口

Perplexity对Comet的愿景,是对未来AI与人类交互模式的深刻预判。他们将浏览器视为AI落地的关键平台,一个能够访问全部上下文、调用工具、掌控流程的理想载体。这种“人机协作”模式在浏览器中效果最佳,因为它无需用户重新学习,而是在熟悉的界面上赋予AI理解、替你完成任务的能力,真正实现**“交互界面升级为助理”**。

AI浏览器承载着用户**“长期记忆”的潜力,能够了解用户的行为习惯、工作流,并主动提供个性化建议。Srinivas提到Larry Page对AI终极形态的定义——“在你说出口之前,就知道你想要什么”——这正是Comet试图实现的目标。未来的AI浏览器将不再是简单的多标签页界面,而是一个以任务为核心的统一界面,能够预测用户的下一个任务,提前准备流程或建议。这种“它懂我”的感觉,有望打造出“下一个iPhone”级别的产品,重新定义用户与数字世界的交互体验,并可能成为通用人工智能(AGI)真正融入日常工作与生活的关键入口**。

风险与挑战:创新者的多维考验

Perplexity的雄心勃勃也伴随着显而易见的风险和挑战。

首先,Comet虽然概念领先,但其底层架构仍是Google主导的开源项目Chromium。这引发了“Chromium套壳”的调侃,也提示Perplexity在技术原创性上仍需进一步突破,以构建更深的护城河。其次,巨头的反击是不可避免的。Google绝不会轻易放弃其在浏览器和搜索领域的霸主地位,未来的竞争将更加激烈。Perplexity需要在市场教育、用户习惯迁移、产品稳定性等方面持续投入巨大资源。

此外,AI浏览器在收集用户大量行为数据以提供个性化服务时,将面临隐私和数据伦理的挑战。如何在数据利用与用户隐私保护之间取得平衡,将是其能否赢得用户信任的关键。Aravind Srinivas个人的洞察也强调了“通才”时代中对细节的执念、独立思考的重要性,以及他作为创业者,从印度普通家庭到正面挑战科技巨头的**“信仰之战”**。他坚信,只有不断突破和战斗,才能打破巨头垄断,为用户提供“没有选择”之外的真正选择。Perplexity的这场博弈,不仅将决定其自身的命运,更将深刻影响未来AI生态的走向。

引用